首页

艾丝papa小主

时间:2025-05-29 17:22:37 作者:端午周边产品产销旺 传统节日新鲜创意撬动经济发展新“引擎” 浏览量:31273

  中新网贵港11月10日电 题:广西乡村发展中药材种植 民众致富有“良方”

  作者 岑记华 苏蕊花

  近日,走进广西贵港市港北区庆丰镇太兴村的乡间田野,放眼望去,一片片芡实种植基地映入眼帘,芡实叶片犹如墨绿圆盘铺满水面,长势喜人。

图为村民在管护芡实。岑记华 摄

  “我们村从2018年开始,流转土地种植芡实,既增加了村民就业机会,又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余万元(人民币,下同)。”庆丰镇太兴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加西说。

  近年来,太兴村在低洼地区种植芡实,发展生态农业。

  芡实素有“水中人参”的美誉,多生于池沼、湖塘等浅水之中。中医认为,芡实有益肾固精,补脾除湿之功效,是珍贵的中药材和天然绿色补品。

航拍芡实种植基地。岑记华 摄

  据了解,太兴村通过“合作社+村集体”的种植模式,种了680余亩芡实。其中,该村流转500余亩土地给庆丰镇祥源芡实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芡实,又以村集体为单位种了180余亩芡实。如今,小小的芡实已经变成了富民兴村的大产业。

  “我在太兴村种了500余亩芡实,在青岭村种了200亩,在大圩镇新建村种了395亩,预计亩产芡实300斤至400斤,亩产值2200元,总产值可达242万元。”庆丰镇祥源芡实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伟祥介绍。

  与传统农作物相比,中药材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强、经济效益好,民众种植积极性高。在管护、采收等农忙期间,基地务工需求比较大,给附近的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图为村民在采收藿香。肖梦诗 摄

  在港北区武乐镇逢宜村藿香种植基地里,工人挥舞着镰刀将成熟的藿香连株割下,整齐摆放在田垄旁晾晒。

  “现在还没到农忙季节,听说藿香基地招人,我就约上村民一起来这里干活,每天干8小时左右,一天能挣100余元。”藿香采摘工人冯庚英说。

  据藿香基地负责人林仕文介绍,今年基地种植了100亩藿香,现在已经成熟了,产量预计有30吨至40吨,每天需要5名至6名工人采收,目前已经采收了50亩。

  小小中药材,既是治病救人的良药,也是增收致富的“良方”。目前,港北区中药材种植面积约2万余亩,中药材种植的合作社有10个,其中种植有穿心莲1700亩、芡实1100亩、艾草279亩、紫苏227亩等。(完)

【编辑:叶攀】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最高法:在离婚案件中开展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工作

在经历了2月份的销量低谷后,多数新势力车企在3月份迎来了销量的显著增长。具体而言,AITO问界以3.17万辆的交付量稳居榜首,展现强势销售态势。理想汽车紧随其后,以2.9万辆交付量名列第二。

《寻梦龙虎山》实景演出火热 从陆地到河面全面展现龙虎山自然和人文魅力

“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人们带着商品,还有思想,翻越帕米尔高原,穿过星罗棋布的绿洲或草原,经河西走廊或蒙古高原再往东,就是中华文明腹心地带。这一路,天山的汗腾格里峰、博格达峰,昆仑山的慕士塔格峰,都是重要的地标。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指出,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变化为中国新型消费的崛起提供了独特机遇。中国新型消费的发展不仅关乎国内市场,也与全球经济的互动紧密相关。随着数字化、绿色化、国产化大趋势推进,我国新型消费模式正在形成,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法国总理访问加拿大 两国今年将启动部长会议

“以腐看风”,推动纠治作风领域深层次问题。天津市纪委监委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通过“以腐看风”,深挖细查与腐败交织的“四风”问题。在查办案件的基础上,由党风政风监督室会同监督检查室共同对被审查调查人开展政治生态和作风建设谈话,重点了解案发单位的政治生态总体情况,以及党员领导干部工作作风情况,梳理分析后形成谈话记录和综合谈话报告,为做深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打牢基础。

渝万高铁全线首座高瓦斯隧道贯通

据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3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报告显示,黑龙江省获评进步最明显的五个省份之一。对此,陈良勇总结了自己的三点感受:思想观念转变了,政务服务主动了,企业办事快捷了。“在黑龙江投资发展,找到了一种‘被当回事儿’的感觉。有事真给办,找了真好使。”(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